《长安十二时辰》崔六郎给弟弟崔器买的“陇右军籍”是什么?

时间:2019-07-21 12:02:42人气:61997
这几天《长安十二时辰》凭借优秀质量在社会上引起热议,也是少数从平民视角展现盛唐风貌的影视剧。其中崔六郎与崔器这对兄弟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,堪称剧中塑造较为成功的人物形象。崔六郎在剧中是个做过很多
  •   上元节前夕,长安城混入可疑人员,身陷囹圄的张小敬临危受命,与少年天才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破除隐患。全篇运用了创新的探案剧集结构与人物关系设定,把故事嵌套在当时的世界文化中心城市长安这样一个完美的切入点。在展现跌宕紧凑的故事架构、反脸谱化的英雄人物、脑洞大开的细节设计同时,也带给观众丰富的文化价值。

  这几天《长安十二时辰》凭借优秀质量在社会上引起热议,也是少数从平民视角展现盛唐风貌的影视剧。其中崔六郎与崔器(蔡鹭 饰)这对兄弟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,堪称剧中塑造较为成功的人物形象。

  崔六郎在剧中是个做过很多坏事的长安奸商,最终被狼卫所杀。而崔器对主角张小敬(雷佳音 饰)表示他哥哥做坏事赚钱主要是为了给他买“陇右军籍”。那么崔六郎给弟弟崔器买的“陇右军籍”是什么呢?

  唐朝初年继承了北魏开创的“均田制”,即朝廷将无主土地按照人口分给小农耕种维生。而接受朝廷均田的农民在赋税之外还要承担国家的徭役和兵役,这就是“租庸调制”和“府兵制”。

  府兵制指的是朝廷将接受均田的农民编成军户,平时种地并参加军事训练,战时集结成军打仗,战后解散回家种地。府兵在战时需要自己购置武器装备,朝廷只承担战时补给与装备耗损。

  府兵制最为鼎盛的时期就是唐太宗贞观时期,当时朝廷依靠府兵制实现了“不养兵而用兵”。但府兵制能够维持的基础是均田制,而均田制在武则天时期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而逐渐崩溃。

  均田制崩溃后,很多失去均田的府兵因无法承担兵役而逃离故土,府兵制也逐渐瓦解。到了唐玄宗中期,社会上已经以当府兵为耻,很多部队都因为府兵逃离而严重缺额,战斗力大幅下降。

  为了因府兵制瓦解而导致军力下降的问题,宰相张说在开元十年正式提出了募兵制。募兵制指的是朝廷或者将领出钱在社会上招募兵员,募兵也就成为基本脱离生产的职业军人。

  对于失去土地的府兵逃户来说,成为募兵后打仗立功是他们重归正常生活乃至荣华富贵的主要途径。而陇右地区当时靠近长安而又战事不断,当这里的募兵比其他地方的募兵更容易立功翻身。

  正因如此,成为陇右募兵的“陇右军籍”就成了社会上的抢手货,甚至在各地以高价出售。剧中崔六郎为了弟弟崔器能够有个好前程,便通过走私的违法勾当来赚钱买“陇右军籍”。

上一篇:《宸汐缘》张震扮相尴尬,造型毁人设?粉丝:还我九宸下一篇:董春辉春日写真来袭复古风尚简约洒脱

相关资讯

热门文章

首页

电视剧

返回顶部

电影

APP下载